人際交往中如何釋放壓力(上)

18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人際交往中如何釋放壓力(上)

 

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無數來自人際關系中的壓力,也許是你的母親逼迫你結婚,也許是你的上級逼迫你承擔不屬于你的工作,也許是你的戀人逼迫你買房買車。人們在遇到這樣的壓力時,他們的思維會不自覺的思考:我要怎樣拒絕這些要求呢?但其實這是一個陷阱,當你思考如何拒絕別人時,你就已經輸了。因此當你思考如何拒絕時,這意味著你認同了對方具備侵入你的邊界、控制你的行動的“權力”。你一旦認同了對方擁有這份可以控制你的權力,那么你就陷入了被動,陷入了不必要的、無休止的扯皮和爭端之中。

 

舉個例子:你在大街上遇到一個賣藝的,賣藝的說:“給我五千塊錢。”你回答:“對不起,我月入四千九,每個月根本攢不下來錢,我少給點,給你五塊行嗎?”賣藝的大發(fā)雷霆:“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就給五塊錢?打發(fā)叫花子呢?不行!你最少給我兩千五,不能再少了!”你很為難:“但是我現在身上只有一千塊錢,給你一半,500行不行?”賣藝的大怒:“給你臉還不知道要了?我已經這么仁慈,我設身處地的為你考慮,給你減免了一半,而你竟然如此自私!

?

我都為你考慮了,難道你不應該為我考慮嗎?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辛苦?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我老婆的五個姘頭要養(yǎng),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努力?你知不知道我每天多么的辛苦?你知不知道我出來賣藝每天要受到多少白眼?而你竟然如此的無情,我看你簡直不配為人,你趕緊從我這花八萬八買了我這個鋼琴然后一頭撞死在上面吧!”這個例子反映的是“人際壓力”形成的根本模式:由于我們多數人不具備“邊界意識”,因此,在我們默認的人際規(guī)則中,認可了別人能夠具備侵入我們邊界的權力。在這種集體性邊界模糊的狀態(tài)下,群體又會對那些特立獨行、忽視“人際權力”的少數人加以排斥與打壓,從而繼續(xù)維持這種“施壓即可控制別人”的人際規(guī)則如果你在人際關系中時??梢酝ㄟ^向別人施壓而獲得好處,那么你當然可以繼續(xù)發(fā)揚并修煉這種能力,你可以越來越熟練的使用道德綁架、概念混淆、邏輯歪曲、動之以情等這些技巧來控制別人。但如果你是在人際關系中時常處于被施壓、被控制的那一方,你就要警惕,并學會從一開始就不要去承認別人具備控制你的權力。認為別人能夠擁有控制你的權力,是你自身“邊界意識”不清晰的結果。

 

何以故?

 

別人能夠控制我們的根本原因,在于別人的行為能夠影響我們的利弊得失。這些利弊得失總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道德上肯定與否定,一類是利益上的得失。譬如一個和你毫不相干的賣藝者向你要錢,你的母親要求你結婚生子等,這些要求帶給你的就是道德層面的壓力。除非你是天生的反社會人格,否則我們每個人本能的都會希望自己是一個“好人”。在千萬年的演化過程中,“利他行為”這種更有利于群體延續(xù)的策略,就以“道德要求”的方式內化于我們的意識之中。當你做出一些違背“公共道德標準”,或是在你成長環(huán)境中塑造的“小范圍公共道德標準”時,你的生物本能就會激起你的內疚感——

 

“這個賣藝者是如此的可憐,我如果不幫助他,就太說不過去了;”“我的母親為我付出了太多,如果我不滿足她的要求,我會感覺自己簡直不配為人;”而一個要求你加班還不付加班費的老板,一個要求你對他言聽計從否則就敗壞你聲譽的朋友,這些人能夠給你施壓的原因則是在于他們可以影響你的實際利益。不聽從老板的要求你可能會被開除,不聽從朋友的要求你會得到壞的名聲。一份能夠令你養(yǎng)家糊口的工作可以持續(xù)的讓你賺錢,一份好的名聲會令你獲得自我認同,這些都是你的實際利益。有些人在看到我給出以上解釋后也許會感到疑惑:你上面提到的恰恰是證明“人際壓力”實有的證據,怎么一開始卻說我們不應該去認同別人具有控制我們的權力呢?這很顯然是你將自己的臉連抽了一百零八個大嘴巴子。其實并非如此,因為不管是道德壓力還是物質得失,這兩者只是我們會感受到人際壓力的直接原因,并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有兩點:其一,壓力得以存在的基礎在于我們對壓力識別的“模糊性”。

 

其二,壓力是一個人未曾對自己的“個人人生準則”做出梳理的結果。

 

我們的大腦其實非常愚蠢,它并不能準確的按照事實邏輯去思考,而幾乎總是會在“情緒”這一因素的影響下導致我們產生諸多的邏輯錯誤、對后果的夸大、以及對事實的扭曲。譬如賣藝者要錢的例子中,當你陷入這樣的情境中時,你馬上被自己的“良心”和“道德要求”控制,認為自己具有幫助這位可憐人的義務,但其實你并沒有這樣的義務;一個連續(xù)加班兩個月無加班費的社畜,他會接受了這樣的工作安排,也許是因為他他夸大了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對自己換一份更好的工作過于悲觀,性格過于靦腆,或是習慣了逆來順受;但如果你能夠去冷靜的思考你的壓力來源時,往往會發(fā)現你所認為的那種壓力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www.bdsgpw.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04-10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7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