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是為孩子好嗎(下)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你真的是為孩子好嗎(下)
上周末,我們的創(chuàng)始人、心理咨詢師李松蔚老師在杭州開辦了一場親子溝通主題的線下工作坊。我也帶著問題去旁觀了。現場的一個示范很有意思。首先,李老師指著一把椅子,對旁邊坐的人說,「這個椅子特別舒服,坐過的人都說好,你一定要坐。」「快點」「我這是為你好,你坐過來會更舒服」??磳Ψ竭€在遲疑,李老師直接「上手」,一邊拉一邊說:「坐過來啊,快點?!棺赃叺娜嗣嫔悬c難看。后來李老師問他的感受,他說,本來想去試試,但后來感覺被逼著去坐,反而不想去坐了。這樣模式的對話熟悉嗎?在你想要孩子吃水果,想要孩子按時寫作業(yè)、按時睡覺的時候,你說了半天「你一定要……」「快點」,對方卻說,「我不要。」后來,李老師對著他說,「這個椅子我坐下去挺舒服的,你要不要試試看?課程已經結束了,我先走了?!拐f完李老師走了。是真的走了,沒有再回教室。你猜那個被邀請的人,坐上椅子了嗎?他很自然地就坐了。沒有一絲遲疑。在場的媽媽們很震驚,誰也沒說話,那一瞬間突然醒悟到自己那么多拉扯、無奈、焦慮的癥結,原來都在這里。這兩種溝通方式導致了迥然不同的結果,其中的變化是怎么發(fā)生的呢?李老師在《相處之道》的課程中是這樣解釋的:溝通的本質是在交換信息。
一層信息是內容信息,在這個示范中,兩次都是「椅子坐著很舒服,你可以試試看。」另一層信息是關系信息,前一次和后一次的溝通中,李老師和對方的關系發(fā)生了變化。前一次,李老師的用詞是「你一定要坐」,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就是:「我就是對的,你得聽我的?!购笠淮危罾蠋煹挠迷~變成了「我覺得很舒服,你要不要試試看?」背后透露出的信息是:「我推薦給你,你可以自主選擇。」在我們生活中,很多的溝通都像李老師第一次的實驗一樣?!高@個椅子特別舒服(水果對身體好、打游戲不好……),你應該怎么怎么樣?!惯@樣的溝通方式,激發(fā)了對方的對抗情緒:「我不要」。然后我們就會覺得「為什么他怎么都說不聽?」對方會感覺「為什么你總是逼我?」最后溝通變成了拉扯和對抗,已經忘記了最初想要溝通的內容「我覺得這把椅子坐起來很舒服 」。這樣的溝通無效是因為從關系層面?zhèn)鬟_出了我高你低的信息,讓對方覺得不舒服?!肝叶帽饶愣唷埂ⅰ肝沂菫槟愫?,你不知道這個好」、「我經歷得比你多,我說的都是對的」……在說出這樣一句話的時候,隨時提醒自己有沒有在關系層面?zhèn)鬟_這樣的信息,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卡住的溝通問題。
去年的這個時候,在我們推薦《換個角度,洞悉相處之道》課程時,接到了用戶小小的投稿,講述了她學完課程后,與女兒的關系:曾經的小小,只要孩子玩手機,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免不了要沖上去沒收手機,女兒也大了,兩人就經常為此不歡而散。后來有一天,她希望聽到女兒真實的想法,就和女兒一起趴在床上討論游戲。原來,女兒常玩的游戲里有莫扎特,有德國的見聞,有中世紀歐洲的各種歷史,女兒甚至還為游戲做了一些自己的設計。但作為媽媽,了解女兒的世界后,她雖然想放手,還是擔心孩子的學業(yè)受影響:「我擔心你的身體,而且功課會越來越重,之后的考試怎么辦?」女兒想了想,提議說:「我可以只在周末玩游戲,但你每天得幫我登錄一下,因為游戲有抽獎?!剐⌒「畠旱年P系從此發(fā)生了巨變,兩個人都迎來了更輕松的人生:「女兒正在做自己人生的選擇題,我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她,并且做好我自己。」小小和女兒的故事,就是特別典型的「視角的轉換」。兩人的關系從「我希望你……」「我不要」變成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吧」「好呀」的模式。把從「我」出發(fā)轉換成了從「我們」出發(fā),這個視角,就是關系視角。在溝通中,沒有萬能的技巧,只需要擁有關系視角。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www.bdsgpw.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