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重視孩子的依戀感

廈門心理醫(yī)生-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家長重視孩子的依戀感
如果女人是通過生產本身成為了母親,那么男人一定是通過妻子對孩子的介紹才成為父親。
雙雙3個月以后終于在她身邊經常出沒的幾個大家伙中認識并記住了我,從此便展開了她選擇性的黏人。吃奶要我抱,玩玩具要我陪。當時家里的阿姨為了讓我好好吃飯,便在我用餐時抱她去陽臺看汽車。我趕緊埋頭吃飯,一抬眼,看見她依偎在阿姨懷里,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在任何時候,她那始終追尋著我的無辜眼神讓我牢記著自己母親的身份。在阿姨剛剛離開的那段時間,我連洗碗的時候都要用嬰兒背帶把雙雙抱在懷里。
而在家里走來走去的這位爸爸雖然也很吸引雙雙的眼球,但是她卻不愿意長時間地依附他,跟爸爸相處一會兒便開始鬧著要媽媽。所以相對于我,我家那位男同學的負擔顯然就輕多了,以至于人家經常不知道干些什么好,只能跟我說:“需要我干什么活兒,你告訴我一下啊?!?/p>
蒙特梭利認為母親是嬰兒發(fā)展安全感的第一負責人,孩子首先通過了解母親再慢慢與世界產生聯(lián)系。孫瑞雪認為沒有得到足夠母愛的孩子缺乏主動認知世界的動力。小巫反問,一個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獲取母愛上的孩子哪還有精力探索世界?李躍兒說得更通俗,孩子黏誰就說明誰給孩子的愛還是不夠。于是,我就這樣守在女兒身邊,眼睛關注著手腳忙個不停的她,默不作聲。一旦她給出需要我的信號,我便會沖上去擁抱她,無論那個時候我是否累著、病著。其實做到這些何必依靠書本和專家,在孩子面前,每個母親都有天性和本能告訴自己應該如何處理,只是有些母親的本能已經隨著社會進步被“社會化”掉了。
直到我7個月產假結束、重新上班的那段時間,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了那些育兒專家們所言極是。雙雙平靜地接受了媽媽每天要離開她一段時間的事實,決定用等待來表達她對我的信任。每天下班我沖進家門,第一件事就是抱住這個張著雙手伸向我的小家伙。每當這個時候我都無比清晰地體會到孫瑞雪對一個建立了正常安全感的孩子的描述:我不愿意離開媽媽,但是我能離開她一段時間!
從我這里得到了足夠多的安全感,雙雙終于把爸爸劃入了她的下一目標。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雙雙像塊橡皮糖一樣黏著爸爸。走路牽手要牽爸爸的手,走不動了抱住爸爸的大腿耍賴:“抱抱!抱抱!”看見爸爸上網就湊過去要求和爸爸一起看貓咪的圖片。以前晚上睡覺之前,需要我陪她玩一會兒,現在爸爸必須也要在場。困得都睜不開眼了,嘴里還喊著:“爸爸!爸爸!”我回答她:“爸爸睡覺去了,你也睡吧?!彪p雙繼續(xù)充滿感情地詢問:“爸爸?爸爸?”我再次回答:“爸爸睡覺去了,你也睡吧?!薄@樣的對話如此循環(huán)往復、周而復始,有一天晚上我竟然回答了她二十多次!第二天,我實在受不了了,要求老公搬回來與我們一起睡覺。看見爸爸也跟自己一起睡,雙雙晚上安心多了,吃夜奶的次數也減少了,難道這就是男性散發(fā)的強大的安全感?
老公再也不用問我他還需要幫什么忙了,因為他自己已經忙不過來了。得意之余,他也頗感困惑地問我:“小孩兒是都有個爸爸敏感期么?”我想了想說:“有可能?!弊蛱炖瞎荩诩?guī)Я艘惶旌⒆?,今天居然累病了。害怕自己是H1N1,老公晚上沒有出席哄雙雙睡覺的場面。雙雙每天晚上在床上給爸爸媽媽表演走路的秩序被破壞了,她奮力呼喊爸爸來觀賞表演,未果,委屈極了,結結實實哭了一頓。一邊哭一邊凄慘地抽泣道:“爸爸……爸爸……”我怎么勸慰她都是徒勞。雙雙愛上了爸爸,她已經懂得世界上除了媽媽之外,還有很多值得她去愛的人。
網友評論
素兒——以前,我一直對孩子的依戀行為有一種誤解,以為如果我們第一時間滿足孩子依戀的需要,就會讓孩子依戀的欲望無限擴張,會更加迫切地希望沉浸在溫暖的依戀關系中。因此,在面對孩子哭著尋求依戀的時候,我曾經錯誤地選擇讓孩子哭一會兒,一邊告訴自己可以鍛煉孩子的肺活量,一邊自以為是地認為可以避免孩子用哭鬧來要挾父母的陪伴。當我看了小葉子的這篇文章,看到了“我不愿意離開媽媽,但是我能離開她一段時間”,我才真正地認識到了什么是對孩子而言正常的依戀發(fā)展模式。只有孩子的心中對依戀的對象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才會有充足的信心去面對與依戀對象的分離,去進行成長中更多的探索。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www.bdsgpw.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